围绕“安全用械,守护健康”的主题,杭州市高新区(滨江)协同产业链和创新链发展,优化生命健康产业生态,开创创新器械产业新格局。截止目前,高新区(滨江)共有医疗器械443 个,拥有医疗器械国创产品8个,省创产品6个,拥有上市医疗器械企业3家,逐渐形成智慧医疗、分子诊断、高值耗材影像设备等高端的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集聚新格局,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“浙造器械 ”在滨江诞生。
01
创新发展环境,提升创新能力。
为了更好的发展医疗器械创新产业,高新区(滨江)出台了《高新区(滨江)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》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扶持政策,并结合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“一核三园”建设目标,制定了《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(2017—2021年)》,首次将注册上市并本地化的创新二、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纳入政策奖励。设立生命健康产业专项基金,推动将生命大健康产业人才、团队招引纳入区新一轮“5050计划”及“人才新政30条”,搭建了产业人才培养平台。

02
创新孵化模式,提升集聚效应。
高新区(滨江)通过打造“从技术研发到产品上市”全链条孵化模式,打通“人才、技术、项目、产业”四个环节,有效推进创新资源和市场发展的深度融合。培育出一批以德诺医疗为代表的“孵化型”企业,探索了“企业孵化企业”新模式,初步形成“众创空间-孵化器-加速器”的生命健康类专业孵化体系,同时通过上门走访、座谈调研、政策宣讲、帮助对接资源等方式,促进园区提升孵化质效。

03
创新监管方式,提升企业服务。
近年来,高新区(滨江)依托职能强化监管,确保行业健康有序,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。积极打造高新区(滨江)经济主体大数据分析平台,通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对医药网站经营主体和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,并根据监测数据及舆情状况开展分析研判,实现“以网管网、高效监管”。按照“精准对接、精准服务”原则,提早介入、全程把控,制定“企业成长服务计划”,充分发挥职能和专业优势,在“注册检验、技术审评、体系考核、临床试验”等方面为企业谋篇布局、因“企”施策,让企业发展少走“弯路”。